440C的熱處理工藝是怎樣的?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2-24 作者:模具鋼廠家 來源:深圳恒隆勝 閱讀: 76
440C不銹鋼的熱處理工藝主要包括退火、淬火和回火,每個步驟都對材料最終性能有重要影響,以下是詳細介紹:
### 退火
- **目的**: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;消除殘余應力,穩(wěn)定尺寸,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;細化晶粒,調(diào)整組織,消除組織缺陷。
- **工藝過程**
- **軟化退火**:加熱到800 - 920℃,然后以不超過100℃/小時的冷卻速度爐冷到約600℃,之后空冷。這種緩慢冷卻方式能使材料充分軟化,降低硬度,便于后續(xù)加工。
- **去應力退火**:一般加熱至約600 - 700℃,保溫一定時間后空冷。該工藝主要用于消除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殘余應力,穩(wěn)定工件尺寸。
### 淬火
- **目的**:使鋼獲得馬氏體組織,大幅提高鋼的強度、硬度、耐磨性、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,以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。
- **工藝過程**
- **預熱**:為防止440C在淬火加熱時產(chǎn)生過大的熱應力,通常先進行一次或多次預熱。對于形狀復雜或尺寸較大的工件,可先在500 - 650℃進行一次預熱,然后再升溫到淬火溫度。
- **加熱**:將工件加熱到1010 - 1070℃,具體溫度需根據(jù)工件的尺寸、形狀和性能要求來確定。在這個溫度范圍內(nèi)保溫適當時間,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奧氏體中,以保證淬火后獲得均勻的馬氏體組織。保溫時間與工件的有效厚度有關,一般每毫米有效厚度保溫1 - 2分鐘。
- **冷卻**:加熱保溫后,需迅速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。常用的冷卻介質(zhì)有油或空氣。油冷淬火能獲得較高的硬度和強度,但可能會增加工件的變形和開裂傾向;空冷淬火的冷卻速度相對較慢,變形和開裂的風險較小,但硬度提升效果可能不如油冷。
### 回火
- **目的**:消除淬火內(nèi)應力,降低材料的脆性,調(diào)整硬度和韌性之間的平衡,使工件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。
- **工藝過程**
- **低溫回火**:回火溫度通常在150 - 250℃之間,保溫1 - 4小時后空冷。低溫回火可以在基本保持淬火后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基礎上,降低淬火應力,提高韌性。這種回火方式適用于對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較高,而對韌性要求相對較低的工件,如刀具、量具等。
- **中溫回火**:回火溫度一般為350 - 500℃,保溫一定時間后空冷。中溫回火能使材料具有較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度,同時具有一定的韌性,常用于制造彈簧等彈性零件。
- **高溫回火**:回火溫度在550 - 700℃范圍內(nèi),保溫后空冷。高溫回火可以使材料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,即較高的強度和韌性的配合,常用于要求具有較高綜合性能的結(jié)構零件。440C經(jīng)過高溫回火后,硬度會有所降低,但韌性和塑性會顯著提高。